1999 年:北京朋克登上《新聞週刊》封面
1999 年,在他們首場演出六個月後,中國全女子朋克樂隊 Hang On The Box 登上了美國出版物《新聞週刊》當地版的封面,讓世界各地的樂迷感到驚訝。這是他們的祖國——特別是在北京——的關鍵時刻,它聚焦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場景...
2012年:溫布利大爆發標誌著馬歇爾成立 50 周年
Jim Marshall 在品牌迎來黃金周年紀念日時享年 88 歲。他的雄心壯志一如既往地偉大——但 Marshall 也藉此機會為這個場合製作了一些比平時小一點的東西。Marshall 成立 50 周年時,推出了一系列微型 1 ...
1976年:Bowie 和 Iggy Pop 登陸 BerliN
在共產主義東方和資本主義西方之間的冷戰最激烈的時候,德國被 27 英里長的鐵絲網和混凝土屏障分隔開來。“鐵幕”的這一若隱若現的現象直接切開了柏林的心臟,並不斷提醒著人們將雙方分開的意識形態鴻溝以及經濟和社會差距。隨著柏林牆的西側成...
2008 年:重塑 Marshall Amps 的牆壁
隨著 00 年代後期音樂節的流派多樣性發生了變化,Marshall 再次受到藝術家的追捧,他們希望在舞臺上發表重要聲明的同時駕馭文化轉變。2007年,當Daft Punk等法國電子樂隊在電台中到處都是時,DJ二人組 Justice...
1982年:Hardcore 標誌著朋克的演變
硬核朋克主要由幻想破滅的年輕人創作,他們抨擊商業主義,是關於放大政治聲明的簡短而激烈的歌曲。硬核樂隊早期最大的基地之一位於華盛頓特區,這並非巧合。美國首都過去是——現在仍然是——社會問題、權力鬥爭和革命潛力的溫床。在白宮,政客們制...
1960 年開業 – “Jim Marshall and Son”
詹姆斯·查理斯·馬歇爾(後來被稱為“勞德之父”)從小就患有肺結核,他被鼓勵從小就開始跳踢踏舞,以增強骨骼。正是在這裡,年輕的“Jim”發現了自己的音樂天賦——他對傳統的功課沒有明顯的興趣,而是選擇專注於唱歌和打鼓。到 30 年代後...
1984 : 馬歇爾去好萊塢
1984 年,馬歇爾以邪典搖滾樂《This Is Spinal Tap》打破了好萊塢的紀錄。這部電影是對音樂產業的搞笑諷刺,審視了「英格蘭最響亮的樂隊之一」憑藉自身的愚蠢、不幸和自大狂而崛起和消亡。這支樂隊就是名義上的「Spina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