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6年:Bowie 和 Iggy Pop 登陸 BerliN

1976年:Bowie 和 Iggy Pop 登陸 BerliN

在共產主義東方和資本主義西方之間的冷戰最激烈的時候,德國被 27 英里長的鐵絲網和混凝土屏障分隔開來。“鐵幕”的這一若隱若現的現象直接切開了柏林的心臟,並不斷提醒著人們將雙方分開的意識形態鴻溝以及經濟和社會差距。

隨著柏林牆的西側成為公民自由和言論自由的象徵,東柏林變得蕭條。到了 70 年代和 80 年代,西柏林被視為創意人士和音樂家的避難所,Iggy Pop 和 David Bowie 等主要藝術家很快就來到這座城市創作和錄製新的音樂素材。

不斷提醒著將雙方分開的意識形態鴻溝以及經濟和社會差距。




1987 年 6 月,大衛鮑伊 (David Bowie) 在國會大廈前為 70,000 名西柏林人表演。音樂會的聲音如此之大,以至於從柏林牆的另一側也可以聽到。

1976 年,後者將在 Hansa Studios 為 Iggy Pop 的首張個人專輯“The Idiot”混音——這是一個標誌性的錄音空間,分為多個地點,其中一個位於波茨坦廣場和柏林牆的陰影下。這對搭檔迷上了這座城市,很快他們就在充滿活力的同性戀社區 Schöneberg 合租了一套公寓。他們成為傳奇場地 SO36(有時被描述為柏林版的紐約 CBGB)的贊助人,然後在 1977 年返回漢薩錄製了 Iggy Pop 的第二張個人專輯“Lust For Life”。




這個錄音室——後來被U2、Pixies和Manic Street Preachers等 Marshall 支援的樂隊使用——還將存放Bowie的“柏林三部曲”專輯中的兩張錄音。被許多人認為是 Bowie 創意作品的巔峰之作,《Low》和《Heroes》利用前衛的創作過程,並融合了德國 krautrock、環境音樂和電子音樂的元素。後者的主打歌仍然是 Bowie 最重要和最受認可的作品之一:一首充滿活力的藝術搖滾讚歌,講述了柏林牆兩側的兩個戀人的故事。




多年後的 1987 年,鮑伊回到西柏林,在國會大廈前為 70,000 名歌迷表演。這場表演是如此響亮,以至於隔著柏林牆都能聽到——東柏林人聚集在那裡一起唱歌。這一歷史性時刻預示著兩年後邊境的崩潰,當鮑伊於 2016 年去世時,德國政府正式感謝他為重新統一國家所做的貢獻。

表演聲音如此之大,以至於隔著牆都能聽到。